【编者按】根据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共产党西南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5月召开,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将在全面总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学校下一阶段发展路向和目标任务,为全校上下在新时期更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近日,学校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生动呈现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奋楫前行之势、昂扬奋进之姿,彰显广大师生喜迎大会召开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地理科学学院党委立足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家国地理、科研报国”的理念,确立“以党建为核心,一体统筹、凝聚力量、融合创新”的工作思路,提升党建引领力、平台牵引力、文化向心力、人才创新力,努力建设西南领先、辐射全国的地理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强”基础夯实堡垒,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凝聚“报国强国、挺膺担当”的发展共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贯通式党建育人和师生共进生涯育人模式;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落实“红岩先锋”基层党组织“五高”建设计划,坚持两委委员跨专业联系指导支部,打造样板支部培育梯队,推进校内外支部联学共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纪律和作风建设为抓手,发挥“红岩党员先锋岗”作用,持续开展“地科办实事”“地科领航”计划,切实树立新时代新作风。
金佛山国家站党支部入选重庆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地蕴韶华”品牌入选学校十佳党建品牌,学院党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国务院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各1人。
2023年12月,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在西大附中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干”为先深度融合,事业发展昂扬奋进
学院党委聚焦党和国家发展大局,锚定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平台牵引、文化聚魂、创新突破、人才驱动为路径,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平台牵引力,建成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形成“国-市-校”三级平台矩阵。依托平台整合资源、集智攻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学生获《人民日报》报道,学院升学深造率近40%。教师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纪录片推广育人模式。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部级122项,科研经费超1亿元;在《自然地理科学》(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内顶级期刊论文40余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2份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人批示。学院获学校科学技术领域“十三五”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4年4月,金佛山国家野外站召开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工作会。
2024年4月,生态环境部领导视察金佛山国家野外站。
2022年,学院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坚持文化向心力,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持续开展“我与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天文地质馆接待参观及科普宣讲惠及万余人,构建“三融入”科普育人进阶链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相关成果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2024年11月,中国科协领导带队参观调研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4年5月,袁道先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在北碚科协大会上宣讲。
2022年,天文地质馆党员志愿者开展科普宣讲。
坚持人才创新力,突破国家级人才引进瓶颈,现有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省部级1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成为全球3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之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立项横向项目202项,合同经费7670万元。1份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务院和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获国扶办国家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1项,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乡村振兴局二等奖各1项。
廖和平教授在农户家开展第三方评估。
接下来,学院党委将持续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不断开创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面打造新时代铸魂育人新高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地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