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样板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教师党支部:聚力红色基因 锻造坚强堡垒
发布时间:2025-03-25 10: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教师党支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秉持“红色基因铸一流”理念,将支部建设与“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以先锋队和排头兵的昂扬姿态,铸就政治坚定、育人卓越、科研领先的坚强战斗堡垒,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团队。

一、红色基因·铸魂:铸就政治引领“主阵地”

赴赵一曼纪念馆学习教育

强国行专项行动(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参观学习)

强国行专项行动(宜宾研究院参观学习)

乡村振兴党建联建(东阳街道参观学习)

一是理论武装体系化。建立“‘三会一课’+”学习机制,制定《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党支部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等制度;主题党日活动时围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破生物资源创制卡脖子技术”“培育生物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等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党员赴王朴烈士墓、赵一曼纪念馆等开展沉浸式学习,传承“红色血脉”,筑牢支部党建工作根基。二是党建共建实效化。与东阳街道、宜宾研究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党建共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实效。三是打造品牌特色活动。坚持做好“四亮一比” “党员先锋岗”“党员教授年终述职”,激发支部党员的身份意识和标杆意识,辐射带动全院师生积极干事创业。

二、红色基因·育人:构建课程思政“新范式”

一是师德传承谱新篇。强化政治把关作用,在人才推荐、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守好师德师风底线。实施“大先生培育计划”,邀请黄大年教师团队开展专题辅导,培育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罗克明)、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傅玉凡)、五星级志愿者(谢建平)等典型。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支部党员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施白南、钟章成等科学家事迹,编撰《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新增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三是实践育人创品牌。打造“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师生深入大巴山、五里坡、三峡库区等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关活动被央视《新闻直播间》等媒体报道。基于该品牌活动申报的思政精品项目入选2024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

支部党员罗克明获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支部党员谢建平参加科普宣传

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傅玉凡)

重庆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傅玉凡)

三、红色基因·纽带:搭建师生发展“连心桥”

一是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推行“党员教授、党员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传帮带机制。党员专家牵头举办“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双一流人才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年来,支部已发展1名省部级人才为党员;新增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国家级人才1人。二是推行党员导师制。组织党员教授举办“院长午餐会”“教授面对面”“学术人生”生涯规划等育人活动,把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发展、生涯规划、成长成才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育人实效。一年来,支部党员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1项、市级8项、校级6项;指导学生获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青年拔尖人才评审会

学术人生讲座(廖志华)

党员带领团队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廖志华)

全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兰婷)

四、红色基因·奋进:勇当改革发展“排头兵”

一是搭建高质量发展大家谈集智平台。围绕事关学院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师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党员谈认识、提建议、献实策;围绕学校学院部署的急难险重任务,引导党员讲奉献、作表率,不定期邀请非党员骨干教师及校内外专家参与主题研讨及重要事项决策,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凝聚师生强大合力。二是科研创新攀高峰。建立“揭榜挂帅”攻坚机制,引导党员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勇挑重担,2024年,支部党员立项纵向项目29项,批准经费21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3项,农业农村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横向项目17项,合同经费近400万元。三是社会服务显担当。甘薯团队联合云贵川30多家企事业单位,推广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田1200余亩;植物多样性保护团队开展湿地保护、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多个关键领域内的多项行业及地方性规范的编制工作,出版《重庆市外来入侵物种图鉴》,为构建生物安全监测网络提供数据支持;青蒿团队新品种“渝青1号”取得品牌证书,科技成果转化100万元,在渝推广种植面积5万亩,签订产业科技开发合同经费360万元。

王进军校长参加支部主题党日高质量发展大家谈环节

重庆日报报道青蒿成果(廖志华)

甘薯专家田间指导农户(傅玉凡)

支部将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继续扎实推进“红色基因+”行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