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共产党西南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5月召开,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将在全面总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学校下一阶段发展路向和目标任务,为全校上下在新时期更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近日,学校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生动呈现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奋楫前行之势、昂扬奋进之姿,彰显广大师生喜迎大会召开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秉持“强基固本、问题导向、聚心提质、融合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蓝图,锚定主责主业,以锐意进取之姿、苦干实干之风,推动党建工作与学院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筑牢党建基石,构建思政建设新高地
创新党组织架构,激发党建活力。构建“342”党建工作机制,推行“三带三促”党建工作法与“五融五争先”党支部工作法,为党建工作注入活力。
2024年4月,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与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签订联学共建活动协议。
引领思政育人新生态,培育时代新人。建立“四有好老师”荣誉体系,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开展“同上一堂师德课”活动,营造了良好师德师风氛围。教师党支部牵头获批多项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把握学生思政工作要点,深入实施“4+N”融通育人模式,成立“苏民之声”宣讲团,开展“科学家精神大讲堂”分享活动,成功申报学校思政类“六个系列”选择性必修重点课程项目“科技强国”课程。
2023年12月,邀请中国铝业协会会长曾黎滨作“科学家精神大讲堂”分享。
聚焦中心工作,激活事业发展新动能
新工科人才培育结硕果。本科生升学率从2020年的40.7%跃升至2024年的52.6%,其中升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达90%,毕业生就业去向率超过90%。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荣获“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6项、省部级奖项40余项。1名本科生获第十三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4人获评西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获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2篇,优秀硕士论文8篇。与上汽通用五菱、渝江压铸、奥松半导体等3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入选重庆市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2024年5月,学院召开202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
2021年11月,学生团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
学科专业建设开新局。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并成立新能源材料系,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与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第十四届全国知名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获批西南大学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2024年5月,学院与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第十四届全国知名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
人才引育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全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2人入选重庆英才,1人获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称号,2人获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称号;1人入选2024年第十三批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名单,1个团队获重庆市巾帼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近两年,42人次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3年11月,学院专家参加2023年中欧科技创新合作会并作主旨报告。
科学研究取得新业绩。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纵向项目122项,累计获批经费4141万元;承担横向项目112项,累计获批经费4152万元。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5项,重庆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批重庆市首批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平台。
2023年12月,学院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未来,学院党委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庆发展需求,以“人才强院”计划为驱动引擎,以“政行院企党建联盟共建”机制为有力抓手,持续优化人才培养、队伍引育、平台打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生态,助力材料及相关学科发展壮大,为重庆市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添砖加瓦。